![]() |
|
![]() |
|
重庆西部医药商城是太极集团旗下的“桐君阁”和“西南药业”两家上市公司共同投资4000万元组建的大型医药零售企业。从2003年闪亮登场起,西部医药商城就融购物就诊、健身休闲、科普教育和学术交流为一体。
日前,报记者走访了这家着力打造医药一体化大健康概念的医药商城,从中体验其“差异化经营和一站式”的服务特色。
经营受困毅然转型
记者了解到,西部医药商城成立的初衷是以销售药品为主,同时经销母婴用品、日化用品、食品、保健品、医疗器械、药妆产品、贵细药材、中药饮片、医药书刊。
其实在开业之初,西部医药商城也曾面临经营困惑:当时只有储奇门店一个卖场,由于该买场位于重庆市渝中区老城区的南纪门,居住人口以贫困人口居多,且年龄结构多为中老年人,因此不得不定位为低价大卖场,但这也为日后调整经营方向埋下了伏笔:贫困中老年人决定了品牌化妆品滞销,后不得不下架;与专卖便宜货著称的朝天门大市场比邻又决定了母婴产品缺乏竞争力,而商城又缺乏对母婴产品熟悉的销售人员,最终不得不取消母婴产品的销售。
西部医药商城董事长罗晓燕告诉记者,2009年她上任后,针对西部医药商场的经营现状,对多元化经营方向进行了调整,提出西部医药商城要围绕中药和医疗器械做文章,在储奇门店楼上开辟了中药城和器械城,中药城结合桐君阁中医中药优势推出了中医坐堂、针灸按摩、中药煎熬服务,器械城则以家用医疗器械为销售重点。从经营效果来看,中药城和器械城占到西部医药商城50%的销售份额,而其中中药销售占35%,器械销售占15%,成为了西部医药城名副其实的半壁河山。
多元化以传统为基点
通过调整经营重点、向多元化转型后,业绩提升的效果十分突出。目前,西部医药商城除了储奇门店(5000平方米),还扩张了杨家坪店(2000平方米)、沙坪坝店(2000平方米),共三家大型药品零售卖场。其中,储奇门店年销售额达1.4亿元,单店销售西部排名第一、全国排名第二,杨家坪店和沙坪坝店年销售额均各为3000多万元。
对药店多元化经营,罗晓燕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她提出两个观点:一,开展多元化经营要以传统优势为基点。以西部医药商城为例,它是在桐君阁大药房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历史上有“北有同仁堂,南有桐君阁”的美誉,桐君阁的优势就是中药及其相关服务。西部医药商城开辟中药城就是将传统发扬光大。同时配以西药、医疗器械、保健食品、日化品的销售,属于锦上添花的销售模式。二,要锁定区域人群开展多元化经营。针对低收入人群、中老年人群,药妆产品特别是品牌化妆品就不是一个合适的销售选项。且目前重庆市的医保政策也不支持药妆产品和食品等非药品的销售。
谈及西部医药商城下一步多元化经营的思路,罗晓燕强调,西部医药商城今后将围绕药科、械科、食科开展业务,进一步拓展中医养生、食疗理疗等服务手段,使西部医药商城的销售更上一层楼。
重庆非药政策进一步收紧
药店期待“芝麻开门”
在药店中销售药品是便民服务的一种方式,这是毋容置疑的。药店从药品批发商手中采购药品,然后再销售给需要药品的患者,这就是药店实施的便民服务。为了延伸药店的服务功能,近年来,药店普遍开展了多元化经营,即在以药品经营为主的前提下,扩大药店的服务功能,专营卖药成了卖药品、食品、保健品、日化品、药妆品的一站式商场,药店也从单一卖药模式向多种经营转换。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多元化经营是重庆药品零售市场的一种主流趋势。重庆两大药品零售巨头——和平药房和桐君阁大药房都在药店多种经营中有大胆探索:和平药房曾与美国胶片巨头柯达公司合作开展冲洗胶片业务,尽管后来并未获得成功;桐君阁大药房在药房增加了日用品的销售。此外,西部医药商城在多元化经营中保留特色、锁定人群销售卓有成效;而药品零售业的新秀——鑫斛药房、万和药房都把多元化经营放在重要位置,药品、食品、保健品、日化品、化妆品,几乎无所不包。
但目前,重庆对医保定点药店管理逐步收紧,对药店使用医保卡购买食品、日化品、药妆品等,查验得越来越严格,不允许药店用医保卡买药品以外的用品。
3月2日,重庆市正式出台了《重庆市医疗保险服务就医监督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医保定点药店允许用医保卡购买粮油米面将予以严厉追查。这给药店多元化经营又上了一道紧箍咒,对多元化经营举步维艰的药店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一边是多元化的便民服务,一边是医保政策的收紧,如何化解这个矛盾,有关政策是否能为药店打开“芝麻之门”?还有待业界观察。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陕ICP备17009882号-8 |